在具體商品投訴中,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食品、通信類產品、鞋等居商品投訴前五位,其中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34,335件,同比去年激增25.1%。與2018年相比,自行車及零部件投訴和房屋類投訴進入商品類投訴前十。
全國消協(xié)組織受理的汽車類投訴涉及到汽車銷售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其中以下六個方面問題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
一是產品質量問題多。投訴大部分反映在汽車零部件上,如發(fā)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部件屢現故障。
二是購車合同爭議大。經營者簽訂合同明顯有利于經營者,甚至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排除消費者主要權利,在合同條款中對于消費者和銷售商在權利義務約定上不明確、不對等,違約后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清,消費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維權。
三是售后服務問題。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現返修狀況,或故障多次維修卻不能徹底解除,維修不出具明細等。
四是檢測舉證維權難。汽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舉證難、鑒定難、求償難。
五是捆綁銷售車險和誘導消費者貸款。消費者購買優(yōu)惠車輛過程中,部分經營者要求必須在4S店購買車輛保險和辦理貸款,在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有時還要消費者交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的保險押金。汽車信貸擔保公司大多都不給消費者提供正規(guī)憑證,使消費者缺乏有效信貸證據;汽車信貸擔保公司在辦理汽車貸款前不如實告知消費者其貸款內容的真實情況,并采取各種手段,借口消費者違約,讓消費者承擔不合理的損失;涉訴汽車信貸擔保公司的經營范圍里多數沒有金融服務類項,也不具備相關資質,嚴重侵犯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等合法權益。
六是二手車消費信息不實,經營者隱瞞實情銷售。為了收益最大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二手車交易經營都存在不履行真實告知義務,甚至私改里程、隱瞞車輛真實情況的現象,將水淹車說成是無水淹、將出過大事故的汽車說成是小磕小碰。